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政民互动>在线访谈>正文
2015年城区小学招生工作热点问题解答
访谈日期:
2015-08-16 10:19:00
访谈嘉宾:
陈强
访谈简介:
为了有效解决“择校热”难题,切实解决适龄儿童入学问题,今年县教育局对城区小学招生适龄儿童入学办法进行了改革,在这期访谈中,县教育局副局长陈强就群众最关注的小学新生入学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为了有效解决“择校热”难题,切实解决适龄儿童入学问题,今年县教育局对城区小学招生适龄儿童入学办法进行了改革,在这期访谈中,县教育局副局长陈强就群众最关注的小学新生入学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1.您好,陈局长,在近些年来,全国普遍面临城镇孩子入学难,难入学的情况,面对这一情况我们采取了哪些对策?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给城区学校招生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全国各地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招生,中央政策非常明确。今年年初,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15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总体部署,对就近入学压力大的各重点大城市、所有县(市、区)要于2015年实现划片就近入学,100%的小学实现划片就近入学。省市也相继出台了文件推进此项工作,要求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划分片区,依据学生户籍和家庭住址,按条件分批次录取。今年我县实行的阳光招生办法不是一县一地的发明创新,更不是我们别出心裁的做法,而是十八大以来,国家由上至下推进教育公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2、划片就近入学,这种阳光招生办法确实也是缓解了孩子们入学难的的压力,那么从今年的报名情况看,城区小学招生的形势怎么样?  根据网上报名情况统计,今年城区小学报名新生共有6142人,比去年增加了1154人,创造了城区小学报名人数最多的记录。从报名人数看,大约有1400名符合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没有报名。据调查,这部分适龄儿童大多返籍就读,有的是推迟入学。  报名人数虽然比预计的少了一些,但是招生的压力仍然非常大。压力主要集中在了城区中心区域的几所老学校,原因主要是报名人数在增加,而招生计划在缩减。一小计划招生608人,报名987人,超计划379人;二小计划招生760人,报名976人,超计划216人;三小计划招生432人,报名778人,超计划346人;九小计划招生152人,报名253人,超计划101人。一小、二小、三小、九小都是老学校,经过多次扩建,现在已没有扩建的空间,而且在近几年的招生中,因入学人数逐年增加已经将可利用的部室全部挤占为教室,招生能力大幅下降,招生计划只能缩减。今年,一小、三小、九小的招生计划分别比去年减少了2个班,按今年的招生计划每班76人计算,这三所学校比去年减少了456个学位。这“一增一减”,导致志愿填报城区中心区域一小、二小、三小、九小的有1042名学生将在第一阶段无法录取,只能在第二阶段填报城郊有空余学位、相对就近的学校。  3、看来我们招生的压力还是非常大,按照小学招生公告的安排,近期是招生的资格审查阶段。在资格审查这一阶段我们又是如何做到严格、公平、公正的?  资格审查是招生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是去伪存真、确保报名信息准确无误,保证广大适龄儿童享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为了确保审查工作的严格、公平、公正,我们采取的是集中办公、流水线作业的方法,分服务片区审查、户口审查、房产审查、网上同步审核等六个步骤。工作人员以教育局和学校招生办成员为主,每个步骤都至少安排2名工作人员,共同审核,相互监督。坚持“谁审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确保责任到人,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审查前对所有工作人员明确分工,夯实责任;审查中,对弄虚作假、投机取巧、不按规定片区填报志愿的一律给予了否决,要求家长纠正信息后重新填报志愿。一大批假证件、假票据被查实、否决。维护了招生的良好秩序,营造了公平、公正的招生工作环境。据统计,在第一阶段资格审查中被否决的涉及到1500多名入学对象。这些被否决的对象主要有三类:一是填报非服务区学校的;二是提供的证件与填报信息不符的;三是证件涉嫌造假的。  4、资格审查这一阶段也是责任重大,审查细致,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公平公正的原则,那么接下来的录取工作怎样组织实施,是否能够体现出“阳光招生”的指导思想?  今年的报名和录取工作我们都采用的是比较先进的阳光招生软件。资格审查结束后,招生平台将通过有关程序与算法,为每个入学对象自动划分批次,然后分批次录取新生。  录取过程中,如果上一批次录取后仍有空余学位,而下一批次的报名人数多于空余学位时,按程序启用电子派位的方式确定下一批次录取对象。第一阶段录取结束后,教育局将在阳光招生平台公布各学校录取情况与空余学位数量。未被第一阶段录取的学生进入第二阶段报名。整个录取过程,我们将邀请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分管领导和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代表参加。全程接受社会的监督,从而体现“阳光招生”的指导思想。  5、能够看得出我们整个环节也确实做到了严格细密,公开公正的原则,也体现出阳光招生的真正意义,如果在第一阶段没有被录取的适龄儿童,家长第二次应该如何科学的选择志愿学校?  第一阶段如果没有被录取,那么家长在第二次填报志愿时仍应坚持相对就近,交通便利的原则为孩子填报志愿。这里为家长推荐2所今年教育局倾力打造的标准化学校,一所是靖边八小,一所是北郊九年制学校。近期,教育局还将在全县范围内为这2所学校公开选拨一批优秀教师,其中计划为八小选拨10名,为北郊九年制学校选拨5名。我觉得,标准化的校舍加上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这样的学校一定是家长理想的选择。  6、是的,我们教育局也是为家长考虑的很周到,在录取时家长怎么知道自己孩子被录取到哪所学校?  录取工作结束后,教育局给各位家长发送录取短信,由于有的家长不一定收到短信,各位家长也可以用自己注册的账号和密码登陆阳光招生平台查询,并打印录取通知书按时到录取学校报名。  7、陈局长,孩子的上学问题已经关系到千家万户,如何入学,如何择校,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来跟家长们说说。  有,希望全体居民能够客观、冷静、理性的面对小学入学形势,并自觉遵守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最高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在招生问题上,任由择校,必然进一步扩大学校差别,使跑门子、说人情变本加厉,这和现行政策是根本对立的,也是党和政府以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绝不允许的。  在推进均衡发展上,县委、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在城区小学推行“联合体”办学、教师交流轮岗、将寨山小学建为一小分校、指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学校等措施。目前,城区学校的办学条件基本差不多,就小学孩子来说,仍然是长身体、促心智的阶段,是个培养习惯的阶段,家长不要在上哪所小学的问题上太过纠结,舍近求远,接送孩子既耗时费力,又存在安全隐患,苦孩子、累家长,这种小学特重视、初中较重视、高中不重视做法对孩子成长极为不利。靖边中学的奥楠同学,小学时父亲在新农村小学附近租房子,孩子就近上学,成绩不算优异,但学习环境宽松,上了初中才开始发挥潜力,成绩逐年攀升,今年高考成为家喻户晓的全市文科状元。  就近入学,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户口和永久性居住地作为就近入学的因素,对于外来和进城务工人员来说,能够在政府指定的县城公办学校上学就是就近入学,不致将孩子变成留守儿童就是就近入学,希望家长能够转变观念,选择就近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