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王渠则镇副镇长杨清霞同志,来聊聊当地通过土地整合破解发展难题、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杨镇长,第一个问题大家都很关心,王渠则镇最初是基于什么考虑要启动“一组两田”这项工作呢?
嘉宾(杨清霞) :主持人好,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们王渠则镇地处白于山区,总面积168平方公里,其中水浇地4.7万亩,旱地5.99万亩。在土地整合之前,我们面临两个突出的瓶颈:一是严重的土地碎片化问题,“巴掌田”、“鸡窝地”比比皆是,大型农机具难以作业,规模经营无从谈起,严重制约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和效益提升。二是由琐碎的地棱地畔、地界引发矛盾特别多,尤其在春耕时节,邻里纠纷耗费了大量精力。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长期制约农业发展的“痛点”,2024年,镇党委政府下定决心,以“一组两田”土地整合为抓手,盘活土地资源,变碎片为规模,努力把土地这个乡亲们最大的“金饭碗”端得更牢、端的更稳、吃的更香。
2、主持人:“一组两田”和我们听说过的“一组一田”模式,它们的核心以及主要区别是什么呢?
嘉宾(杨清霞):是这样的,这两者的核心目标都是推动“小田并大田”,即把原来零散细碎的低效农田,整合成集中连片的“大块田”,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提升规模化和机械化水平,打造高效农田。而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操作方式不同。
“一组一田”:侧重于直接将一个村民小组内原有的所有零散地块整体合并成一块或几块“大田”。
“一组两田”:则是在整合的基础上,进行更为细致的功能划分。我们把整合后的土地划分为“自留田”和“流转田”。“自留田”由本村村民按需承包,用于保障自家基本的生产生活需求;“流转田”则是对外统一流转,通过公开招标承包给有实力、有技术的农业企业或种植大户,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经营。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保基础”与“增效益”兼顾。农户通过自留田保障了基本口粮和生计,剩余的流转田则由市场进行优化配置。根据不同地块的肥沃程度不同,流转田的租金每亩能增收300-500元,真正实现了民生有保障、土地出效益的双赢。
3、主持人:了解到代黄口村是咱们镇的试点和样板村,能请您具体分享一下他们摸索出的宝贵经验吗?
嘉宾(杨清霞):好的。在代黄口村的试点实践中,我们总结提炼出了“三步工作法”,效果非常显著:
• 第一步是:“喇叭响起来,板凳围起来”:核心是深入细致的群众动员。镇村干部真正下沉到田间地头、农户家里,不照本宣科,而是用老乡们听得懂、能理解的大白话,掰开了揉碎了讲政策,对比算账:算小地块的耕种成本、人力投入,算大机械、规模化的便利和增收潜力,让群众心里有本经济账。
• 第二步是:“开好推进会,农民唱主角”:我们充分尊重民意,确保决策体现群众意愿。代黄口村先后召开了14次村民代表会、户代表会。对于在外务工的村民,也通过家属、电话等多种方式,征求意见。只有在这样广泛、充分征求民意、反复商讨、磨合的基础上,村民才会真正理解和认同土地整合方案,最终形成一致决议—实施“一组两田”土地整合。
• 第三步是:“挂图作战,压茬推进”:形成合力,高效落实。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土地整合作战图,明确任务清单、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实行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的工作机制,倒排工期,层层推进,一步不落。
通过这套方法,代黄口村在2024至2025年间累计整合土地2200余亩,不仅实现了小田变大田,还通过清理整合老旧地棱、田埂和废旧水渠,新增耕地39.6亩!亩均效益增收约485元,成为全镇学习的榜样。农民的腰包鼓了,脸上的笑容多了,这就是土地整合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4、主持人:土地整合中像智能灌溉、道路通行、电力配套和土地流转资金管理,是如何同步推进的?
嘉宾(杨清霞):我们通过三个关键举措同步推进:
一是设施同步升级:我们坚持整合与配套提升同步谋划、同步升级。统筹推进智能水肥一体化建设,同步配套120亩“吨半田”项目和千亩增产示范田,并硬化了田间道路,打造出设施完善的高标准示范区。
二是电力提前布局:为满足规模化和机械化种植需求,我们提前协调、备案、改造升级电网,确保用电稳定充足。
三是阳光透明管钱:土地流转收入统一纳入村集体经济账户:一部分用于道路修建、路灯安装等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另一部分则合理分红给村民,让大家切实分享发展红利。
5、主持人:杨镇长,最后请您介绍一下,目前全镇面上土地整合推进节奏以及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吧。
嘉宾(杨清霞):好的。王渠则镇整体规划是实施“三年攻坚行动”,目标是累计整合土地突破2万亩大关。
• 2024年:可以说是破冰开局之年。我们攻坚克难,啃下了6203亩的“硬骨头”,占到全镇水浇地面积的13.2%,在这一方土地上,我们播下了改革的“种子”。
• 2025年:进入加速推进、提质增效阶段。截至目前,我们又整合了7809亩土地,改革的“幼苗”正在全镇希望的田野上茁壮成长。
• 2026年:将是决胜收官之年。我们计划再整合8000亩土地,可以说是给土地做一次彻底的“大手术”。
三年攻坚完成后,我镇累计整合土地将达2.2万余亩!这相当于在原有的资源基础上,“再造”了一个具备规模化、现代化农业生产能力的“新王渠则”,将为全镇的产业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资源基础。
6、主持人:从您的介绍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一组两田”改革真正让沉睡的土地“活”了起来,也让广大农民实实在在地尝到了发展的甜头。感谢杨镇长今天的精彩分享,您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土地整合在驱动乡村振兴中所蕴含的强大动能和光明前景!
嘉宾(杨清霞):谢谢主持人。王渠则镇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再接再厉,把“一组两田”这项惠民生、促发展的工作做得更实、更细、更精,努力让每一位父老乡亲都能更大程度地分享到土地整合释放的红利,共同书写好王渠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