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一号)
——靖边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顺利完成
靖边县统计局
靖边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7 月 22 日)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22〕22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陕政发〔2023〕1号)、《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榆政发〔2023〕4号)和《靖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靖政办发〔2023〕12 号)要求,我县进行了靖边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23年12月31日,普查的时期资料为2023年度,普查对象是我县行政区域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在各镇(街)、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广大普查人员两年来的艰辛努力以及全县范围内普查对象的积极配合,靖边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完成机构组建、宣传动员、人员选聘、单位清查、普查登记、数据审核验收等各项任务,取得重大成果和显著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
靖边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及时发文部署,并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纳入重点工作,县政府绩效评估监测中心对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开展全程督办、动态跟踪。2023年5月9日县政府成立以常务副县长任组长,24个部门组成的靖边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统计局,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均组建普查机构,全县上下形成了纵横联动、运转顺畅的普查组织实施体系,确保普查工作有人管、有人抓,为普查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同时,分别于2023年7月27日和12月28日,召开了全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动员会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入户登记工作动员会,有力有序推进普查各阶段工作任务。各镇街精心组织实施,确保了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培训到位和宣传动员到位,参与普查工作的各部门协同联动,推动单位查找、数据比对、普查宣传等重难点问题妥善解决,共同推动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二、全面摸清家底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2024年1月1日至4月30日,全县1200余名普查员、普查指导员“深入街巷、走企入户”,对靖边县行政区域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抽取的个体经营户,以及选中的投入产出调查单位逐一完成普查登记,根据普查对象的不同类别,相应采集其基本情况、组织结构、人员工资、财务状况、生产经营、能源生产与消费、固定资产投资、研发活动、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转型情况、数字经济活动、投入产出情况等有关数据。通过这次普查,全面调查了我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摸清了各类单位基本情况,掌握了国民经济行业间经济联系,客观反映了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创新驱动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新进展,为奋力谱写靖边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真实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三、科学规范实施
按照“坚持质量标准、坚持统分结合、坚持手段创新、坚持协作共享、坚持依法普查”的基本原则,靖边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严格执行普查方案。在制度保障上,借鉴历次普查经验,学习先进做法,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工作,印发了《靖边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审核验收组织实施方案》,为普查实施提供全方位的制度保障。在方法运用上,采用先单位清查后普查登记方式,通过对靖边县行政区域内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个体经营户进行“地毯式”清查,确保普查对象类型界定准确、普查单位不重不漏。通过正式普查,对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进行全面调查,对个体经营户进行抽样调查,对选中的投入产出调查单位同步开展投入产出调查。在技术手段上,全面应用全国统一、集成高效、安全可靠的普查数据采集处理平台,使用手持移动终端小程序采集基层普查数据,推进投入产出调查电子统计台账应用,普查数据采集处理效率和安全保障显著提高。
四、确保数据质量
靖边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实行全过程数据质量控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执行普查方案,建立健全普查数据质量岗位责任制和问题追溯机制,选优配强普查队伍,多措并举开展培训指导,组织基层普查人员严格按照普查流程、质量标准进行数据采集与审核,确保源头数据质量。加强对普查数据的质量监测分析,坚持边普查、边审核、边检查,逐级做好数据审核验收,全面开展数据检查。
总体来看,我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组织实施科学规范有序,普查全过程公开透明,全面摸清了我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家底,能够真实反映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达到了预期目标。普查结果显示,2023年末,全县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8478个,与2018年末(2018年是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相比,增长50.0%,从业人员80260人,增长16.0%;个体经营户14904个,从业人员27067人。
靖边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二号)
——单位基本情况
靖边县统计局
靖边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 7 月 22 日)
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单位情况、从业人员、资产负债状况和营业收入公布如下:
一、单位情况
2023年末,全县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8478个,比2018年末增加2826个,增长50.0%;产业活动单位9031个,增加2176个,增长31.7%;个体经营户14904个,增加1127个,增长8.2%(详见表2-1)。
表2-1 单位数与个体经营户数
单位数(个) |
比重(%) | |
一、法人单位 |
8478 |
100.0 |
企业法人 |
7299 |
86.1 |
机关、事业法人 |
348 |
4.1 |
社会团体 |
103 |
1.2 |
其他法人 |
728 |
8.6 |
二、产业活动单位 |
9031 |
100.0 |
第二产业 |
1387 |
15.4 |
第三产业 |
7644 |
84.6 |
三、个体经营户 |
14904 |
100.0 |
第二产业 |
996 |
6.7 |
第三产业 |
13908 |
93.3 |
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3010个,占35.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118个,占13.2%;建筑业763个,占9.0%。在个体经营户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7291个,占48.9%;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245个,占15.1%;住宿和餐饮业2043个,占13.7%(详见表2-2)。
表2-2 按行业门类分组的法人单位数与个体经营户数
法人单位 |
个体经营户 | |||
数量(个) |
比重(%) |
数量(个) |
比重(%) | |
合 计 |
8478 |
100.0 |
14904 |
100.0 |
农、林、牧、渔业* |
250 |
2.9 |
107 |
0.7 |
采矿业 |
292 |
3.4 |
- |
- |
制造业 |
594 |
7.0 |
994 |
6.7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85 |
1.0 |
1 |
0.0 |
建筑业 |
763 |
9.0 |
1 |
0.0 |
批发和零售业 |
3010 |
35.5 |
7291 |
48.9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365 |
4.3 |
1275 |
8.6 |
住宿和餐饮业 |
96 |
1.1 |
2043 |
13.7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82 |
1.0 |
134 |
0.9 |
金融业 |
8 |
0.1 |
- |
- |
房地产业 |
96 |
1.1 |
- |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118 |
13.2 |
424 |
2.8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221 |
2.6 |
42 |
0.3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40 |
1.7 |
- |
-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318 |
3.8 |
2245 |
15.1 |
教育 |
301 |
3.6 |
- |
-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52 |
0.6 |
245 |
1.6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03 |
1.2 |
102 |
0.7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584 |
6.9 |
- |
- |
注:表中农、林、牧、渔业仅包括从事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的法人单位与个体经营户,以及兼营第二、三产业活动的农、林、牧、渔业法人单位。表中房地产业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 |
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80260人,比2018年末增加11093人,增长16.0%,其中女性从业人员28852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2819人,增长27.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57441人,增加6199人,增长12.1%。全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27067人,其中女性从业人员14296人。
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3204人,占16.5%;批发和零售业10245人,占12.8%;教育业8760人,占10.9%。在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12019人,占44.4%;住宿和餐饮业4788人,占17.7%;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3940人,占14.6%(详见表2-3)。
表2-3 按行业门类分组的法人单位与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 从业人员 (人) |
个体经营户 从业人员 (人) |
|||
其中:女性 |
其中:女性 | |||
合 计 |
80260 |
28852 |
27067 |
14296 |
农、林、牧、渔业* |
805 |
197 |
174 |
26 |
采矿业 |
8063 |
862 |
- |
- |
制造业 |
8079 |
1929 |
1968 |
887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1657 |
396 |
1 |
- |
建筑业 |
5020 |
1017 |
- |
- |
批发和零售业 |
10245 |
3975 |
12019 |
7605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4874 |
1250 |
2150 |
499 |
住宿和餐饮业 |
972 |
613 |
4788 |
2929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387 |
142 |
136 |
132 |
金融业 |
132 |
69 |
- |
- |
房地产业 |
817 |
370 |
- |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6670 |
1738 |
1108 |
399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1959 |
563 |
125 |
42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3170 |
1670 |
- |
-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1685 |
381 |
3940 |
1458 |
教育 |
8760 |
6251 |
- |
-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3030 |
2272 |
384 |
201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731 |
363 |
274 |
118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13204 |
4794 |
- |
- |
注:表中农、林、牧、渔业仅包括从事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的法人单位与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表中房地产业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 |
三、资产负债状况和营业收入
2023年末,全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1835959.50万元,比2018年末增加4356359.50万元,增长58.2%。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7529783.48万元,增加2641683.48万元,增长54.0%;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306176.02万元,增加1714676.02万元,增长66.2%。
2023年末,全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5748328.92万元,比2018年末增加2334528.92万元,增长68.4%。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4092178.16万元,增加1558178.16万元,增长61.5%;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1656150.76万元,增加776350.76万元,增长88.2%。
2023年,全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5474361.27万元,比2018年减少15062638.73万元,下降73.3%。其中,第二产业营业收入3546272.16万元,减少16021327.84万元,下降81.9%;第三产业营业收入1928089.11万元,增加958689.11万元,增长98.9%(详见表2-4)。
表2-4 按行业门类分组的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法人单位 资产总计 (万元) |
法人单位 负债合计 (万元) |
企业法人单位 营业收入 (万元) | |
合 计 |
11835959.50 |
5748328.92 |
5474361.27 |
农、林、牧、渔业* |
48591.65 |
10452.83 |
29153.83 |
采矿业 |
802202.45 |
362752.95 |
531596.81 |
制造业 |
3825625.40 |
1919387.11 |
2198823.13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2513330.88 |
1625163.07 |
473003.64 |
建筑业 |
388624.75 |
184875.03 |
342848.58 |
批发和零售业 |
662200.00 |
283538.80 |
1121612.90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566983.79 |
441600.81 |
347870.25 |
住宿和餐饮业 |
15311.10 |
3455.00 |
18876.80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7877.84 |
1833.63 |
5794.51 |
金融业 |
- |
- |
- |
房地产业 |
354167.79 |
309346.41 |
27137.95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461439.01 |
253228.31 |
154474.56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391896.92 |
179951.31 |
87128.21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68802.97 |
73451.02 |
64815.06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78670.59 |
20640.87 |
49022.17 |
教育 |
118748.10 |
8893.10 |
11977.43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92081.05 |
30869.44 |
2203.96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5384.01 |
1514.23 |
8021.48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324021.20 |
37375.00 |
- |
注:表中农、林、牧、渔业仅包括从事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的单位数据。表中企业法人单位,包括机构类型为企业的法人单位,以及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表中房地产业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表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不包括铁路运输业。 |
注释:
[1]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以及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采矿业中的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2]单位的划分
法人单位是指有权拥有资产、承担负债,并独立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或者与其他单位进行交易)的组织。法人单位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负债和其他民事责任;
(2)独立拥有和使用(或者授权使用)资产,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3)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等会计报表。
法人单位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其他法人等。
产业活动单位是指位于一个地点,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或者组织的一部分。产业活动单位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者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2)相对独立地组织生产活动或经营活动;
(3)能提供收入或者支出等相关资料。
[3]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本公报绝对指标数据保留2位小数,相对指标数据保留1位小数。
靖边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三号)
——第二产业基本情况
靖边县统计局
靖边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 7 月22 日)
根据第五次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县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工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971个,比2018年末增长48.7%;从业人员17799人,比2018年末增长30.3%。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965个,占比99.4%;外商投资企业1个,占比0.1%。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17754人,占99.7%;外商投资企业15人,占0.1%(详见表3-1)。
表3-1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292个,制造业594个,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85个,分别占30.1%、61.2%和8.7%。在工业行业大类中,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企业法人单位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28.8%、16.4%和13.0%。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采矿业8063人,制造业8079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657人,分别占45.3%、45.4%和9.3%。在工业行业大类中,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43.0%、20.7%和7.4%(详见表3-2)。
表3-2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
合 计 |
971 |
17799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2 |
66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3 |
222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6 |
110 |
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
280 |
7662 |
其他采矿业 |
1 |
3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23 |
147 |
食品制造业 |
13 |
57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18 |
132 |
纺织业 |
9 |
54 |
纺织服装、服饰业 |
4 |
38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
2 |
29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12 |
119 |
家具制造业 |
4 |
16 |
造纸和纸制品业 |
1 |
2 |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
10 |
37 |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
9 |
29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
11 |
218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13 |
3677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1 |
8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11 |
179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126 |
1320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6 |
19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3 |
8 |
金属制品业 |
159 |
944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11 |
132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7 |
33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7 |
58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4 |
12 |
其他制造业 |
5 |
64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
7 |
38 |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
118 |
709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52 |
834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19 |
505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14 |
318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7141158.73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51.6%;负债合计3907303.13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56.5%。
2023年,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203423.58万元,比2018年增长65.0%(详见表3-3)。
表3-3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万元) |
负债合计(万元) |
营业收入(万元) | |
合 计 |
7141158.73 |
3907303.13 |
3203423.58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189344.41 |
39859.40 |
8.73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2229.76 |
922.25 |
3944.98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2975.16 |
1074.87 |
2574.78 |
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
607632.54 |
320896.43 |
525020.82 |
其他采矿业 |
20.58 |
- |
47.50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15015.56 |
2447.90 |
4699.28 |
食品制造业 |
1827.83 |
553.16 |
938.12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22576.58 |
8305.11 |
2805.96 |
纺织业 |
6271.33 |
3620.80 |
5787.08 |
纺织服装、服饰业 |
580.91 |
88.78 |
647.89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
9885.49 |
120.68 |
146.26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1896.05 |
1299.01 |
2671.57 |
家具制造业 |
84.92 |
7.24 |
127.35 |
造纸和纸制品业 |
0.89 |
0.31 |
55.73 |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
270.02 |
34.05 |
501.68 |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
422.54 |
38.89 |
394.07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
272625.64 |
119154.81 |
43522.78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3265333.31 |
1635401.95 |
1998296.43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26816.71 |
26837.94 |
-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8961.31 |
167.44 |
8537.45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90491.15 |
58558.72 |
65205.92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420.29 |
266.72 |
417.89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61.71 |
- |
92.26 |
金属制品业 |
30581.39 |
20309.55 |
30844.41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5458.78 |
2901.98 |
3145.94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1775.12 |
670.08 |
1734.72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36753.44 |
29897.35 |
863.11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1422.53 |
14.44 |
186.71 |
其他制造业 |
4130.87 |
147.67 |
1947.79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
8097.81 |
3330.83 |
2097.01 |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
13863.26 |
5211.69 |
23155.74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2278986.65 |
1424037.69 |
236101.60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114840.72 |
124330.29 |
232198.77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119503.51 |
76795.09 |
4703.27 |
(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详见表3-4)。
表3-4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初级形态塑料 |
万吨 |
200.16 |
其中:聚乙烯 |
万吨 |
65.94 |
聚丙烯 |
万吨 |
105.61 |
硫磺 |
万吨 |
3.54 |
水泥 |
万吨 |
48.57 |
化学试剂 |
吨 |
2811 |
毛纱 |
吨 |
77.07 |
塑料薄膜 |
吨 |
3465 |
白酒 |
千升 |
214.45 |
(四)主要能源产品产量
2023年,主要能源产品产量(详见表3-5)。
表3-5 主要能源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原油 |
万吨 |
250.78 |
天然气 |
亿立方米 |
42.73 |
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48.90 |
其中:火力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5.72 |
风力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34.46 |
太阳能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8.72 |
注:此表包含中省属企业在靖产品产量。
二、建筑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763个,比2018年末增长182.6%;从业人员5020人,比2018年末增长1.4%。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763个,占100.0%。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5020人,占100.0%(详见表3-6)。
表3-6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
合 计 |
763 |
5020 |
内资企业 |
763 |
5020 |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房屋建筑业占29.6%,土木工程建筑业占37.5%,建筑安装业占11.3%,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占21.6%。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房屋建筑业占38.9%,土木工程建筑业占42.2%,建筑安装业占6.2%,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占12.8%(详见表3-7)。
表3-7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
合 计 |
763 |
5020 |
房屋建筑业 |
226 |
1951 |
土木工程建筑业 |
286 |
2116 |
建筑安装业 |
86 |
310 |
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 |
165 |
643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88624.75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117.5%;负债合计184875.03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400.0%。
2023年,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42848.58万元,比2018年增长124.4%(详见表3-8)。
表3-8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万元) |
负债合计 (万元) |
营业收入 (万元) | |
合 计 |
388624.75 |
184875.03 |
342848.58 |
房屋建筑业 |
126981.73 |
71401.60 |
169933.54 |
土木工程建筑业 |
184796.45 |
101229.85 |
123947.30 |
建筑安装业 |
26168.04 |
2382.88 |
203283.97 |
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 |
50678.53 |
9860.69 |
28638.77 |
注释:
[1]登记注册统计类别: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市场主体统计分类的划分规定》(国统字〔2023〕14号)确定,包括内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其他统计类别。
[2]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3]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本公报绝对指标数据保留2位小数,相对指标数据保留1位小数,部分指标因上报数据为整数,汇总数据不保留小数。
靖边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四号)
——第三产业基本情况之一
靖边县统计局
靖边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 7 月 22 日)
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县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批发和零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3010个,从业人员10245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57.1%和18.6%。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批发业占44.6%,零售业占55.4%。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批发业占43.9%,零售业占56.1%(详见表4-1)。
表4-1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
合 计 |
3010 |
10245 |
批发业 |
1343 |
4507 |
农、林、牧、渔产品批发 |
97 |
373 |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
131 |
442 |
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 |
56 |
141 |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
28 |
58 |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
22 |
82 |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
528 |
2006 |
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及电子产品批发 |
361 |
1028 |
贸易经纪与代理 |
1 |
2 |
其他批发业 |
119 |
375 |
零售业 |
1667 |
5738 |
综合零售 |
233 |
898 |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
166 |
492 |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
136 |
460 |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
98 |
271 |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
120 |
520 |
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和燃料及其他动力销售 |
153 |
904 |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
152 |
445 |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专门零售 货摊、无店铺及其他零售业 |
495 114 |
1400 348 |
货摊、无店铺及其他零售业 |
114 |
348 |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8.6%,其他统计类别占1.4%。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3%,其他统计类别占0.7%(详见表4-2)。
表4-2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
合 计 |
3010 |
10245 |
内资企业 |
2969 |
10169 |
其他统计类别 |
41 |
76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662200.00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82.6%;负债合计283538.80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237.1%。
2023年,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21612.90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88.1%(详见表4-3)。
表4-3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万元) |
负债合计 (万元) |
营业收入 (万元) | |
合 计 |
662200.00 |
283538.80 |
1121612.90 |
批发业 |
404731.30 |
183562.90 |
822221.60 |
农、林、牧、渔产品批发 |
60021.10 |
35216.40 |
106961.20 |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
19514.20 |
6057.90 |
20651.60 |
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 |
3470.10 |
1701.70 |
4026.80 |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
2243.30 |
288.70 |
1734.40 |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
4125.90 |
2550.80 |
6737.80 |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
214805.90 |
110223.20 |
557895.80 |
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及电子产品批发 |
86204.20 |
21185.40 |
107588.90 |
贸易经纪与代理 |
2.80 |
0.20 |
18.00 |
其他批发业 |
14343.80 |
6338.60 |
16607.10 |
零售业 |
257468.70 |
99975.90 |
299391.30 |
综合零售 |
57691.90 |
17083.70 |
37512.40 |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
22740.60 |
11592.10 |
25183.90 |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
8080.10 |
2032.50 |
10957.80 |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
14554.30 |
4852.90 |
12401.10 |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
14802.50 |
6466.70 |
20366.10 |
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和燃料及其他动力销售 |
47745.20 |
29867.40 |
106993.80 |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
19798.00 |
3215.80 |
15726.50 |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专门零售 |
55394.20 |
13754.30 |
56765.80 |
货摊、无店铺及其他零售业 |
16661.90 |
11110.50 |
13483.90 |
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不包括铁路运输业)企业法人单位362个,从业人员4591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49.6%和25.2%(详见表4-4)。
表4-4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
合 计 |
362 |
4591 |
道路运输业 |
295 |
2644 |
管道运输业 |
1 |
2 |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 |
9 |
140 |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
53 |
1681 |
邮政业 |
4 |
124 |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不包括铁路运输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全部为内资企业(详见表4-5)。
表4-5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
合 计 |
362 |
4591 |
内资企业 |
362 |
4591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不包括铁路运输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559259.09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471.3%;负债合计441599.51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1161.7%。
2023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不包括铁路运输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47870.25万元,比2018年增长181.2%(详见表4-6)。
表4-6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万元) |
负债合计 (万元) |
营业收入 (万元) | |
合 计 |
559259.09 |
441599.51 |
347870.25 |
道路运输业 |
186953.59 |
110600.72 |
220715.33 |
管道运输业 |
53.00 |
- |
60.00 |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 |
58427.64 |
55013.46 |
5268.90 |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
313576.80 |
275966.61 |
119531.43 |
邮政业 |
248.07 |
18.72 |
2294.59 |
三、住宿和餐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96个,比2018年末增长62.7%;从业人员969人,比2018年末下降 0.8%。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住宿业占39.6%,餐饮业占60.4%。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住宿业占35.3%,餐饮业占64.7%(详见表4-7)。
表4-7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
合 计 |
96 |
969 |
住宿业 |
38 |
342 |
旅游饭店 |
1 |
12 |
一般旅馆 |
35 |
322 |
露营地服务 |
1 |
5 |
其他住宿业 |
1 |
3 |
餐饮业 |
58 |
627 |
正餐服务 |
51 |
592 |
快餐服务 |
1 |
1 |
饮料及冷饮服务 |
2 |
14 |
其他餐饮业 |
4 |
20 |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全部为内资企业(详见表4-8)。
表4-8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数(个) |
从业人员(人) | |
合 计 |
96 |
969 |
内资企业 |
96 |
969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5311.10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11.6%;负债合计3455.00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12.3%。
2023年,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8876.80万元,比2018年增长55.7%(详见表4-9)。
表4-9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万元) |
负债合计 (万元) |
营业收入 (万元) | |
合 计 |
15311.10 |
3455.00 |
18876.80 |
住宿业 |
8491.30 |
2167.40 |
8004.00 |
旅游饭店 |
132.00 |
131.10 |
199.80 |
一般旅馆 |
8313.60 |
2032.60 |
7722.90 |
露营地服务 |
42.00 |
- |
40.00 |
其他住宿业 |
3.70 |
3.70 |
41.30 |
餐饮业 |
6819.80 |
1287.60 |
10872.80 |
正餐服务 |
6456.70 |
1186.60 |
10376.00 |
快餐服务 |
- |
- |
6.00 |
饮料及冷饮服务 |
314.80 |
62.50 |
227.20 |
其他餐饮业 |
48.30 |
38.50 |
263.60 |
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81个,从业人员295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68.8%和115.3%(详见表4-10)。
表4-10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
合 计 |
81 |
295 |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
6 |
20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
27 |
123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48 |
152 |
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全部为内资企业(详见表4-11)。
表4-11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
合 计 |
81 |
295 |
内资企业 |
81 |
295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7180.44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94.1%;负债合计1774.43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1674.4%。
2023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94.51万元,比2018年增长221.9%(详见表4-12)。
表4-12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万元) |
负债合计 (万元) |
营业收入 (万元) | |
合 计 |
7180.44 |
1774.43 |
5794.51 |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
167.94 |
102.33 |
171.55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
2465.99 |
1329.84 |
2802.97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4546.52 |
342.26 |
2819.99 |
五、房地产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95个,比2018年末增长72.7%。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34个,比2018年末增长78.9%。
2023年末,全县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774人,比2018年末增长36.9%。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376人,比2018年末增长38.7%(详见表4-13)。
表4-13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
合 计 |
95 |
774 |
房地产开发经营 |
34 |
376 |
物业管理 |
38 |
322 |
房地产中介服务 |
10 |
25 |
房地产租赁经营 |
10 |
43 |
其他房地产业 |
3 |
8 |
在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全部为内资企业(详见表4-14)。
表4-14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房地产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
合 计 |
95 |
774 |
内资企业 |
95 |
774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县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54152.39万元,比2018年末下降69.4%。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314309.10万元。2023年,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7137.95万元,比2018年下降16.8%(详见表4-15)。
表4-15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万元) |
负债合计 (万元) |
营业收入 (万元) | |
合 计 |
354152.39 |
309346.31 |
27137.95 |
房地产开发经营 |
314309.10 |
291503.60 |
18152.40 |
物业管理 |
31225.34 |
16473.11 |
4817.04 |
房地产中介服务 |
1731.41 |
1173.19 |
898.90 |
房地产租赁经营 |
5292.01 |
187.72 |
2243.35 |
其他房地产业 |
1594.53 |
8.69 |
1026.27 |
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1107个,从业人员6403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90.2%和132.3%。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租赁业占32.4%,商务服务业占67.6%。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租赁业占25.7%,商务服务业占74.3%(详见表4-16)。
表4-16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
合 计 |
1107 |
6403 |
租赁业 |
359 |
1648 |
商务服务业 |
748 |
4755 |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8.3%,其他统计类别占1.7%。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3%,其他统计类别占0.7%(详见表4-17)。
表4-17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
合 计 |
1107 |
6403 |
内资企业 |
1088 |
6357 |
其他统计类别 |
19 |
46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457132.61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1337.0%。其中,租赁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95804.99万元,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361327.62万元,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429.3%和1534.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251894.71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186.2%。
2023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4474.56万元,比2018年增长214.6%(详见表4-18)。
表4-18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万元) |
负债合计 (万元) |
营业收入 (万元) | |
合 计 |
1457132.61 |
251894.71 |
154474.56 |
租赁业 |
95804.99 |
31198.39 |
64930.56 |
商务服务业 |
1361327.62 |
220696.32 |
89544.00 |
注释:
[1]登记注册统计类别: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市场主体统计分类的划分规定》(国统字〔2023〕14号)确定,包括内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其他统计类别。
[2]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本公报绝对指标数据保留2位小数,相对指标数据保留1位小数。
靖边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五号)
——第三产业基本情况之二
靖边县统计局
靖边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 7 月 22 日)
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县第三产业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法人单位221个,从业人员1959人。其中,企业法人单位201个,从业人员1479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50.0%和下降12.5%(详见表5-1)。
表5-1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
合 计 |
201 |
1479 |
研究和试验发展 |
6 |
34 |
专业技术服务业 |
152 |
1319 |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
43 |
126 |
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全部为内资企业(详见表5-2)。
表5-2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
合 计 |
201 |
1479 |
内资企业 |
201 |
1479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06111.02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167.8%;负债合计179029.91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280.8%。
2023年,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7128.2万元,比2018年增长46.6%(详见表5-3)。
表5-3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万元) |
负债合计 (万元) |
营业收入 (万元) | |
合 计 |
306111.02 |
179029.91 |
87128.20 |
研究和试验发展 |
410.51 |
340.97 |
465.42 |
专业技术服务业 |
300938.26 |
177758.60 |
76292.78 |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
4762.25 |
930.34 |
10370 |
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法人单位140个,从业人员3170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60.9%和11.6%。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13个,比2018年末增长85.7%;从业人员2197人,比2018年末增长3.7%。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60246.46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376.8%;负债合计73292.02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4475.0%。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4815.06万元,比2018年增长179.3%。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8556.5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18.1%。本年支出(费用)合计27566.5万元,比2018年增长114.8%。
三、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318个,从业人员1685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74.7%和44.4%(详见表5-4)。
表5-4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
合 计 |
318 |
1685 |
居民服务业 |
60 |
255 |
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 |
232 |
1247 |
其他服务业 |
26 |
183 |
在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全部为内资企业(详见表5-5)。
表5-5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
合 计 |
318 |
1685 |
内资企业 |
318 |
1685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78670.58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200.4%;负债合计20640.86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92.5%。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9022.16万元,比2018年增长109.4%(详见表5-6)。
表5-6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万元) |
负债合计 (万元) |
营业收入 (万元) | |
合 计 |
78670.58 |
20640.86 |
49022.16 |
居民服务业 |
22802.60 |
2458.03 |
4128.10 |
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 |
50414.09 |
14086.30 |
40572.16 |
其他服务业 |
5453.89 |
4096.53 |
4321.90 |
四、教育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教育法人单位301个,从业人员8760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21.4%和15.0%。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102个,比2018年末下降44.9%,从业人员7213人,比2018年末增长5.8%。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教育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9274.80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201.0%;负债合计3617.5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1100%。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977.43万元,比2018年增长130.8%。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89473.2万元,比2018年末下降14.3%。本年支出(费用)合计110799.8万元,比2018年增长85.3%。
五、卫生和社会工作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卫生和社会工作法人单位52个,较2018年末下降65.1%,从业人员3030人,比2018年末增长20.7%。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32个,比2018年末下降60.0%;从业人员2877人,增长31.4%。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卫生和社会工作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7596.04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97.4%;负债合计4211.24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425.0%。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203.95万元,比2018年下降4.3%。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84485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87.5%。本年支出(费用)合计95063.40万元,比2018年增长114.0%。
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法人单位103个,从业人员731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22.6%和5.6%。其中,企业法人单位90个,从业人员382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500.0%和70.5%。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4188.01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213.3%;负债合计1166.62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140%。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021.47万元,比2018年增长63.3%。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1196万元,比2018年末下降20.0%。本年支出(费用)合计2919.1万元,比2018年增长31.8%。
七、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3年末,全县共有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法人单位584个,比2018年末下降7.6%;从业人员13204万人,下降17.6%。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本年支出(费用)合计450716.8万元,比2018年增长113.6%。
注释:
[1]本公报中的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不包括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
[2]登记注册统计类别: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市场主体统计分类的划分规定》(国统字〔2023〕14号)确定,包括内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其他统计类别。
[3]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本公报绝对指标数据保留2位小数,相对指标数据保留1位小数。
靖边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六号)
——部分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靖边县统计局
靖边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 7 月 22 日)
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等新兴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3年末,全县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24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34.8%。其中,新材料产业1个,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4.2%;新能源产业23个,占95.8%。
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2023年末,全县共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220个,从业人员778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8637.40万元。
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数字产品制造业8个,占3.6%;数字产品服务业82个,占37.3%;数字技术应用业86个,占39.1%;数字要素驱动业44个,占20.0%。
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数字产品制造业24人,占3.1%;数字产品服务业228人,占29.3%;数字技术应用业352人,占45.2%;数字要素驱动业174人,占22.4%。
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中,数字产品制造业299.50万元,占1.1%;数字产品服务业10772.30万元,占37.6%;数字技术应用业13723.70万元,占47.9%;数字要素驱动业3841.90万元,占13.4%。
三、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
2023年,开展R&D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4个,比2018年减少42.9%,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5.8%。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132人年,比2018年增长312.5%。
2023年,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25879.60万元,比2018年增长352.2%;R&D经费内部支出与营业收入之比为0.9%。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专利申请量8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3件,分别比2018年增长962.5%和2050.0%。
四、文化及相关产业
2023年末,全县共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718个,从业人员2755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49.9%和22.4%;资产总计131452.40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181.8%。
2023年末,全县共有经营性文化产业法人单位677个,从业人员2237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51.8%和18.7%;资产总计125215.60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179%;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1546.20万元,比2018年增长61.6%。
2023年末,全县共有公益性文化事业(含社团)法人单位41个,从业人员518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24.2%和41.5%;资产总计6236.80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253.3%;本年支出(费用)合计9969.40万元,比2018年增长288.6%。
注释:
[1]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的精神和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绿色环保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海洋装备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领域。
[2]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3]高技术制造业:按照《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高技术制造业是指国民经济行业中R&D投入强度相对高的制造业行业,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等6大类。
[4]规模以上服务业:是指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3个行业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3个行业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4个行业小类;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个行业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
[5]高技术服务业:按照《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2018)》,高技术服务业是采用高技术手段为社会提供服务活动的集合,包括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业的高技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和其他高技术服务等9大类。
[6]数字经济:按照《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数字经济产业范围包括01数字产品制造业、02数字产品服务业、03数字技术应用业、04数字要素驱动业、05数字化效率提升业等5个大类。其中,01-04大类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是指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以及完全依赖于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的各类经济活动。
[7]研究与试验发展:是指为增加知识存量(也包括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设计已有知识的新应用而进行的创造性、系统性工作,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3种类型。
[8]文化及相关产业: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范围包括:一是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具体包括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和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活动;二是为实现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所需的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文化装备生产和文化消费终端生产(包括制造和销售)等活动。
[9]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本公报绝对指标数据保留2位小数,相对指标数据保留1位小数。
靖边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七号)
——分乡镇单位和从业人员情况
靖边县统计局
靖边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 7 月 22 日)
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县分乡镇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单位及从业人员基本情况公布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
2023年末,全县拥有法人单位8478个,比2018年末增加了2826个,增长50.0%;张家畔街道办事处6595个,占全县77.8%;其他乡镇1883个,占全县22.2%。全县拥有产业活动单位9031个,增加2176个,增长31.7%,张家畔街道办事处7025个,占全县77.8%;其他乡镇2006个,占全县22.2%。
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乡镇是:张家畔街道办事处6595个,占全县77.8%;东坑镇429个,占全县5.1%;杨桥畔镇310个,占全县3.7%。
按乡镇分组的单位情况(详见表7-1)。
表7-1 按乡镇分组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 | ||||
法人单位 |
产业活动单位 | |||
数量(个) |
比重(%) |
数量(个) |
比重(%) | |
靖边县 |
8478 |
100.0 |
9031 |
100.0 |
张家畔街道办事处 |
6595 |
77.8 |
7025 |
77.8 |
东坑镇 |
429 |
5.1 |
457 |
5.1 |
青阳岔镇 |
62 |
0.7 |
65 |
0.7 |
宁条梁镇 |
151 |
1.8 |
162 |
1.8 |
周河镇 |
40 |
0.5 |
42 |
0.5 |
红墩界镇 |
96 |
1.0 |
100 |
1.0 |
杨桥畔镇 |
310 |
3.7 |
336 |
3.7 |
王渠则镇 |
71 |
0.8 |
75 |
0.8 |
中山涧镇 |
56 |
0.7 |
57 |
0.6 |
杨米涧镇 |
56 |
0.7 |
59 |
0.7 |
天赐湾镇 |
68 |
0.8 |
79 |
0.9 |
小河镇 |
40 |
0.5 |
44 |
0.5 |
龙洲镇 |
80 |
0.9 |
86 |
1.0 |
黄蒿界镇 |
72 |
0.8 |
76 |
0.8 |
海则滩镇 |
103 |
1.2 |
107 |
1.2 |
席麻湾镇 |
56 |
0.7 |
61 |
0.7 |
镇靖镇 |
193 |
2.3 |
200 |
2.2 |
二、从业人员
按乡镇分组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情况2023年末,靖边县法人单位从业人数80260人,张家畔街道办事处61199人,占76.3%,其他乡镇19061人,占全县23.7%。
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乡镇是:张家畔街道办事处61199人,占全县76.3%;杨桥畔镇7126人,占全县8.9%;东坑镇2746人,占全县3.4%。
按乡镇分组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情况(详见表7-2)。
表7-2 按乡镇分组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 | ||
法人单位从业人员 (人) |
||
其中:女性(人) | ||
靖边县 |
80260 |
28852 |
张家畔街道办事处 |
61199 |
23707 |
东坑镇 |
2746 |
978 |
青阳岔镇 |
500 |
107 |
宁条梁镇 |
1017 |
334 |
周河镇 |
393 |
88 |
红墩界镇 |
768 |
202 |
杨桥畔镇 |
7126 |
1787 |
王渠则镇 |
638 |
176 |
中山涧镇 |
343 |
103 |
杨米涧镇 |
439 |
102 |
天赐湾镇 |
592 |
203 |
小河镇 |
255 |
100 |
龙洲镇 |
459 |
155 |
黄蒿界镇 |
363 |
95 |
海则滩镇 |
728 |
176 |
席麻湾镇 |
396 |
115 |
镇靖镇 |
2298 |
424 |
注释:
[1]公报中分乡镇从业人员数据中含金融、铁路等单位。
[2]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本公报绝对指标数据不保留小数,相对指标数据保留1位小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