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8-07-04 17:39:56 来源: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作者:
【字体大小:

  一、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工作部署为动力,以防范重特大事故为重点,牢固树立安全红线意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法治、风险防控、教育培训和应急救援等五个体系,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全面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创新,全面提升依法监管能力和全社会整体安全水平。

  二、工作目标

  实现安全事故总量、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四下降”,有效遏制较大安全事故,坚决防范和杜绝重特大事故,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三、重点工作

  (一)扎实抓好重特大事故防范工作。深入贯彻落实《榆林市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方案》,全面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建设,加强风险排查和检查督查,把想不到、不知道的问题纳入视线、有效管控;严格安全准入,在规划、审核、建设等方面把住源头关,从本质上消除安全风险。加快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深入实施检查督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改自报闭环管理;严格落实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和治理销号制度,对整改和督办不力的纳入问责范围,以“零容忍”的态度扎实做好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持续动态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二)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依法治理。深入贯彻《安全生产法》,梳理完善安全生产制度规定,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保障体系。按照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规程、手册等规章标准,各行业监管部门认真制定年度安全生产执法计划,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建立执法公示、过程记录、决定法制审核、执法结果公开等制度,加大执法力度,规范监管执法,切实解决安全执法宽松软问题;进一步完善事故调查组组长负责制,健全事故调查工作机制。坚持分级监管,采取暗查暗访、突击检查、随机抽查,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监察执法,推进差异化监管和事中事后监管。法制办要加强部门依法行政监督检查,及时通报安全生产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财政部门要保障安监部门执法经费,全面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监管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能力。

  (三)构建严密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狠抓主体责任落实,深入开展“企业主体责任执法年”活动,督促各类企业严格履行法定义务。推动企业加快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将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班组和车间,做到安全生产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继续抓好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公开承诺活动,充分发挥企业员工、广大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加强以“黑名单”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制定安全生产失信企业管理办法,严格实施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安全责任追溯制度,对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生产经营者实施职业禁入,倒逼企业诚信守法。深入贯彻落实县委“三项机制”,实行党政领导任期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狠抓部门监管责任落实,按照“三个必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厘清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职责的界限,明确各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职责,督促各行业监管部门制定安全生产权力和责任清单,依法依规履职尽责。狠抓领导责任落实,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明确和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狠抓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落实,切实履行好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责任。

  (四)强化日常考核和责任追究。对照《榆林市县区部门安生产目标任务考评办法》,参照实行季度点评打分排名,强化日常考核。强化安全责任追究,发生责任事故要严格落实“一案双查”,严格事故责任和重大隐患治理责任追究,对典型案件进行公开曝光;对查处该严不严、该问责不问责的要从严追责,切实起到震慑警示和宣传教育作用。

  (五)全面深化生产领域改革。按照省市制定出台的《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实施方案》,对国家已经明确改革事项要狠抓落实;对有利于稳定的要积极推进,确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各部门要按照责任分工,抓紧制定相应配套政策措施,形成齐心协力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一是推动将安全监管部门列为行政执法机构,统筹加强安全监管力量,切实加强县、乡两级安全监管执法人员。财政部门要按照《安全监管部门基础设施建设及装备配备标准》,在年度经费预算中要做好安监部门及乡镇安监机构执法装备购置保障工作;安监部门要全力配合编制管理机构认真研究《意见》精神,制定加强县、乡镇执法力量具体方案。二是推动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体制改革,按照中省市改革要求,认真开展调研,科学制定方案,做好工作衔接。

  (六)扎实开展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特殊时期、重点时段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危险化学品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方案》,按照责任分工,从规划布局、源头准入、风险排查、强化管控、关闭搬迁等方面全面提升危险化品安全监管水平。交通运输方面,深入开展公路、铁路、民航和水运安全专项治理,加快推进公路安全生命防护、高速公路、铁路等重大安防技防工程建设,强制客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推行视频监控、防碰撞等技术装备,强化道路运输车辆24小时在线监控;全面加强恶劣天气、节假日、重点时段路面管控,严厉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建筑施工方面,以建设项目防坍塌为重点,重点治理高空施工平台、起重机械、架桥机、脚手架、模板支撑等作业中的违规行为,严厉查处违法分包、转包和以包代管等行为。非煤矿山方面,严格落实发包企业主体责任,严厉查处“以包代管”行为,确保油气开采安全;继续抓好油气集输管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督促企业及时更换问题管线,严防泄漏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加强露天矿山关键环节监管,强力推进边坡专项治理,集中整治一批粗放型矿山、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矿山和污染环境的矿山企业。消防方面,突出抓好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宾馆、酒店、“三合一”、“多合一”、城市超高层建筑、大型综合体等重点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集中整治一批火灾隐患。工贸行业方面,突出抓好作业场所超过30人的涉及粉尘企业治理,强化冶金、建材、轻工等行业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提升企业安全生产能力。特种设备方面,突出抓好大型游乐设施、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锅炉等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城市安全方面,突出抓好城市安全风险防范,着力监控排查城市高层建筑、大型综合体、隧道桥梁、管线管廊等风险点、危险源,运用信息化、物联网等技术构建系统性、现代化的安全保障体系。其他行业领域要结合工作实际,扎实开展专项治理,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七)持续强化“打非治违”工作。深刻汲取近年事故教训,持续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加强监管执法和督促检查,综合运用行政执法、刑事司法、党纪政纪等手段,严厉打击非法生产储存销售民爆物品、非法开采矿山、非法建设、非法采油采气、非法炼油、非法调油、非法经营以及在油气输送管线安全距离内违规批建、未批先建等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净化安全生产环境,严防恶性事故发生;继续抓好“揭盖井”、边沿残次井专项整治,督促采油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规范油气开采秩序。

  (八)加大安全投入。按照《榆林市安全生产预防及应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专项资金,按照分级、分类监管原则,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化工、采油采气等重点行业开展专家诊断式检查,全面排查重大安全隐患。督促企业不折不扣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保险机构等第三方参与安全生产评估监督,在高危行业强制实施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

  (九)全面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继续抓好企业精细化管理三年达标创建,年底重点企业精细化管理实现全覆盖。扎实推进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运输、建设施工、城市燃气、电力和重点工贸行业等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和提升工作。

  (十)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制、机制和法制,加强应急管理培训。

  (十一)启动“智慧安监”平台建设。积极依托“智慧城市”平台建设,对“智慧安监”平台建设进行前期调研,制定初步规划设计方案,力争用2年时间,建成“智慧安监”平台,实现与国家、省、市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互联互通,高危企业的重点部位进行实时监控,强化应急指挥大厅、应急指挥车和移动应急通信建设,增强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十二)扎实抓好安全发展模范乡镇创建。继续推动安全发展模范乡镇创建工作的开展,确保年底创建达标率85%以上。

  (十三)强化职业病防治。制定实施《靖边县职业病防治“十三五”规划(2016-2020)》,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一体化执法,严格落实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继续开展职业卫生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深入开展职业病危害情况普查,强化粉尘和高毒物品危害严重行业领域的监管和治理,督促企业落实职业健康法定责任。加强技术服务机构、职业病诊断鉴定机构和体检机构建设,不断健全职业健康监管保障体系。

  (十四)强化注重安全宣传培训。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强化安全培训,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效果,提升全民安全素质。认真组织“安全生产月”、《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安康杯”竞赛、宪法宣传日和重点行业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话安全等集中宣传活动;以安全社区和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为载体,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的“七进”活动,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督促指导企业严格落实企业“三级”教育制度,强化企业全员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培训,实现全员持证上岗。强化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实施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一体化培训,严格实行计算机联网考试,提升培训质量。

  (十五)全力推进安全监管执法队伍专业化建设。采取聘请培训机构、分批脱产培训、单位报销费用等政策,鼓励安全监管执法人员报考注册安全工程师,力争在3年内县级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证人员达到50%以上,切实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组织和人事部门要探索新形势下强化安全监管干部队伍能力素质的激励措施,结合公务员职位分类,把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与干部职级职务晋升有机挂钩,激发广大干部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质的热情。

  (十六)狠抓国务院安委会巡查出有关问题的整改工作。按照省安委会整改方案,严格落实“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不留下任何一个盲点,不能有任何一个疏忽”的总体要求,细化我县整改措施,抓住巡查组指出的问题和隐患,盯住检查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落实整改任务和责任,确保按照时限要求整改到位。对未按期完成整改或对整改工作不重视的,严格追究责任。

  (十七)切实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坚持一手抓业务、一手抓队伍,持续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风廉政和政风行风建设。建立党建工作责任清单,细化“两个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建设“五个好”党组织。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严格执纪,对顶风违纪、利用监管职权谋取私利的,坚决依法依纪查处,不断树立安全监管队伍良好形象,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提供坚强的保障。

[网络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