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镇罗堡址

发布时间:2018-06-22 17:44:52 来源:县文体广电局 作者:文广局
【字体大小:

镇罗堡址位于杨米涧乡镇罗堡村西南200米处台地上,东距芦河上游1.7公里,东北距镇靖堡20千米,西南距靖边营20千米,地处芦河上游,相对村中土路低4米。地理坐标为北纬37°23'24.5",东经108°45'17.5",海拔高度1429m。

现存堡城北城垣长230米,中部缺失48米,据村民讲此处为北门遗址。其余墙体保存较好,底残宽6.4米,顶残宽3.3~4米,墙外高4米,内高4.7~6米,黄土夯筑墙体,夯层厚0.08~0.14米。墙体外及顶上生长杂草和柠条,十分茂密。北墙上保存2座马面。西城垣,现存120米,北段保存较好,墙体底宽4~6米,顶宽4.4米,墙外高5.5米,内高6米,壁面较平整,顶上散见瓦、瓷片,生长大量柠条。南段沿沟畔分布,保存较差,形同隆起的土梁。南城垣外侧为自然冲沟,墙体大部仅存基础部分,中部沟畔上残留一马面基础部分。濒临消失,数据无法测量。东城垣,残存200米,整段墙体保存,内高5.5米,局部顶宽3.3米,断面上可见夯土层厚0.06~0.10米,内包含瓦片、瓷片等,墙体外侧堆积土几乎与墙同高,高度及墙体设施无法辨识。堡城内建筑被毁坏殆尽,南部见有建筑基础。

堡城建在山峰围绕的平川内,西临芦河沟,南靠自然冲沟,北、东面为滩地。城平面基本呈长方形,周长现存550米,现存面积约46000平方米。堡城宋代为夏州地。史载,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筑城,堡垣周长“三百七丈”。万历二十八年(1600),在宋代鱼口寨旧址上建堡。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嘉庆十四年(1809)均有维修。同治六年(1867)被回民起义军毁坏,变为荒城。

该遗址是明长城沿线榆林市三十六营堡之一,属于明长城防御体系的一部分,为研究明代军事防御设施的分布、构筑、布局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2008年公布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网络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