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靖边石刻

发布时间:2018-06-07 15:52:15 来源:县文体广电局 作者:文广局
【字体大小:
靖边有着得天独厚的山石资源优势,位于靖边县丘陵沟壑区域的:青阳岔、小河、半沟、海子滩、乔沟湾、天赐湾、龙州发现有红、白、黄、等杂色砂岩、页岩。这些石头一直被劳动人民将其雕凿成简单的工具和农具。
靖边石刻艺术发展史与人类社会同步,它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与传承,形成了以下基本特征。
自古以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生活、生产都离不开凿石活动,从新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汉代画像砖、到石窟、石窑洞、石碾、石磨、石碌(lu)碡(zhou)……再到今天的石牌楼、石桥梁、乃至石碑碣、石亭等就是一部石雕艺术史诗,都离不开人们的生活。在陕北众多民间艺术中,诸如民歌、剪纸、唢呐都是生活的一种润滑剂,唯有石刻艺术是根脉性的艺术。
靖边石刻艺人从事石刻的初衷是作为一种生存手段,而不是为了纯艺术而艺术。过去绥德、子洲、米脂等一大批好匠人带领一批人来到靖边从事这种行业,且大多石雕活路是集体创造,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因此就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石雕艺人群体。靖边县有大中小石雕厂约二三十家,主要服务于高速公路、寺庙、旅游区、及墓地等。
靖边石刻艺术以其工艺精湛、浑雄、雄强、气势磅礴而著称。图案主要以:龙、凤、流云、走兽、飞禽、花草、虫、树木、屋宇、日月山川等。所刻题材多以:珍禽瑞兽、奇花异草、历史典故、圣人先贤、车骑出行等,造型生动,线条流畅,构图完美,形象逼真具有黄土文化标志性特征。令人赞不绝口。
“靖边石刻”刻的技法有阳刻减底、阳刻加阴线、阴刻、阳刻加黑线、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圆雕等.
[网络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