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九月,暑气渐消,为期20天的“清爽榆林・阜美靖边”提振消费系列活动圆满落幕。在升腾的烟火气与浓郁的文化味交织之中,靖边县书写出一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本次活动以政企协同为抓手、文化赋能为特色、惠民兴产为目标,为靖边注入了蓬勃的发展动能。
活动自8月8日开始,至8月28日结束,活动期间共实现签约资金307.78万元,产生营业额近3494.59万元,带动消费超9000万元。这场消费盛宴,不仅激发了市场活力,更凝聚了政企协同的合力,彰显了文化赋能的魅力。
产销对接:政企携手架起助农“连心桥”
8月23日,“清爽榆林・阜美靖边”提振消费活动签约仪式举行。 17家大型企业、8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与29家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精准对接,签约总金额达307.784万元,构建起“多部门联动、多主体参与”的消费提振格局。
签约企业中,国企扛起“顶梁柱”责任:靖边采油厂覆盖住宿、农特产品等多品类认购,为本土多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长庆油田采气二厂聚焦商贸与农特产品,57.84万元认购额拓宽农产品销路。民企当好“生力军”:汇力能源、华业开泰能源各认购5万余元,枣矿红墩界煤电、康隆国铁物流各认购3万元,用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企业根在靖边,助力家乡发展是本分。”靖边采油厂厂长王彦龙的话,道出签约企业的心声。
从认购品类看,各镇农特产品认购金额达163.78万元,占比53.2%;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认购144万元,占比46.8%,本土特色产品借活动走向更广阔市场。王渠则镇种植户马建军尝到了甜头,“以前五色南瓜愁卖,这次通过合作社和采气二厂签约,一下子订出2000斤,每斤价格还比市场价高两角。”截至活动结束,200余户农户通过签约增收,户均超3000元。
“既要签得好,更要落得实。”靖边县委常委、副县长王仲飞在签约仪式上明确要求:采购企业要严格履行协议,相关部门要做好跟踪督导,供货方要严守质量底线,力争长期合作,打响“靖边品牌”。
市场激活:“五免”政策点燃消费“烟火气”
“‘七月会’是靖边的传统民俗盛会,今年格外热闹!”58岁的张玉芬提着刚买的碗饦和肉串,笑得合不拢嘴。今年,“七月会”与提振消费活动深度联动,累计人流量超100万人次,单日最高达7万余人,成为激活市场的超级引擎。
“免摊位费、水费、电费、卫生费、停车费”,“五免”政策如磁石般吸引着商户。靖边在主街道搭建摊位628个、规划1245个,引导商铺规范搭建1500余个,涵盖小吃、家电、非遗、助农、大学生创业等领域。大学生李娜是受益者之一,“免了所有费用,我才能轻装上阵卖文创书签,每天纯收入800多元。”据统计,“五免”政策为商户节省成本超200万元,带动180余家新商户首次参展,活动期间商户总营业额达302万元。
活动现场可谓热闹非凡。羊肉摊前排起长队,新能源汽车展区咨询不断,非遗手工艺品摊位人头攒动。靖边各部门协同发力:县工贸局引入22户限额以上商贸企业,争取370万元市级消费券补贴商贸、餐饮、汽车,带动消费1500万元;县文旅局设18个集体经济合作社农产品摊位,让镇靖镇蜜瓜、东坑镇小杂粮直连消费者;县人社局设就业服务台,整合42家用工企业资源,筛选76个工种552个岗位,覆盖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活动期间,发放政策宣传册1万余份、宣传品3万余份,接待咨询6000余人次,求职登记267人,带岗直播间浏览超2000人次,实现“逛会找工作”无缝衔接。
“加上消费券,买新能源车能省两万多元!”市民霍队红签订了购车合同;家电摊主赵军算了一笔账,“免了水电费、摊位费,20天多赚5000元,把利润让给消费者后销量翻了一倍。”政策红利层层传导,消费者得实惠、经营者增信心,形成良性循环。
为保障活动有序,靖边县多部门组建联合团队,1000余名警力定点值守+机动巡逻;县市场监管局、住建局、交警维护秩序还义务送货;县执法局调配500余名环卫工人、54名执法人员及18辆垃圾车,保障环境整洁;县公安、应急部门排查安全隐患。
50名志愿者穿梭在会场间,送物资、打扫卫生、引导行人,热闹的集市始终透着暖心的温度。
文化赋能:古今交融擦亮靖边“新名片”
“咚!咚!咚!”《统万风》舞台上,古代战舞的鼓点震彻夜空。演员身着铠甲、手持长戈,在灯光中再现统万城筑城场景,台下观众仿佛穿越千年,置身古战场。这场每日上演的沉浸式演出,是靖边以文化赋能消费的生动注脚。
在非遗展区,老贺羊杂碎传承人贺桂兰忙着盛汤:“技艺传了三代,以前只在店里卖,这次县文旅局推荐参展,每天能卖200多碗。”除了美食,剪纸、刺绣、陕北说书也纷纷亮相,陕北说书传承人石雨宁的一曲《统万古城真亮眼》刚落音,台下直呼“再来一段”,传统文化在与消费者的互动中焕发新生。
文化不仅要展示,更要转化。在大学生创业展区,以统万城、波浪谷为灵感来源的文创产品成“爆款”,印有古城轮廓的书签、绘有丹霞地貌的丝巾、刻有边塞诗句的钥匙扣,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把文化融入日用品,年轻人就愿意为情怀买单。”李娜的文创摊位前,不少游客一次性购买了多套当伴手礼。活动期间,文创产品销售额突破50万元,成为消费市场的新增长点。
8月23日至24日,2000架无人机点亮靖边夜空,为这场消费盛宴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音乐响起,无人机群变幻出“小河会议”场景、统万城轮廓、明长城遗址等造型,再现靖边历史脉络。靖边智能无人系统和通航产业科创中心主任王鑫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展示靖边的历史文化和城市魅力,吸引更多人关注靖边、了解靖边,也为即将启幕的2025中国无人机竞速联赛靖边站造势。”这场光影盛宴,不仅为活动增添了科技感,更让千年文化在现代科技中绽放光彩。
动能转化:流量变现赋能发展“新未来”
“清爽榆林・阜美靖边”提振消费系列活动期间,靖边县通过“商贸+文化+文旅”融合,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让短期消费热度沉淀为长期发展动能。该县将消费场景与旅游资源深度绑定:波浪谷景区推出“关注有礼”,400元旅游代金券带动客流量增长30%;统万城遗址景区推出“文化体验套餐”,游客看完古代战舞,还能参与城墙拓片、陶艺制作。“白天逛景区、晚上赶集市,行程特别充实。”西安游客王瑞佳说。数据显示,活动期间,全县接待游客63.5万人次,景区接待6.76万人次,星级酒店入住率85%,旅游综合收入2.76亿元。
农产品展区里,王渠则镇的五色南瓜、镇靖镇的精品蜜瓜、席麻湾镇的土豆粉条整齐码放,这些带着泥土清香的产品,通过“旅游+农业”的模式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数据显示,活动期间,农产品展区累计销售额突破80万元,带动200余户农户增收,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活动落幕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借着此次活动,靖边正推进长效举措:与签约企业签长期供货协议,变“一次性认购”为“常态化合作”;整理活动中的热销产品,打造“靖边优选”区域公共品牌;总结“五免”政策经验,优化商户服务流程;将文化展演与旅游旺季结合,形成固定文旅项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